top of page
Create Your First Project
Start adding your projects to your portfolio. Click on "Manage Projects" to get started
Crafts_白羽岸・pahanhannan 花蓮縣山海藝術 Pitala'an 地景藝術創作案
作品| 調整呼吸之地—《白羽岸・pahanhannan》
合作藝術家|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、伊祐・安查
作品媒材|木頭 、金屬、結構性塑料
作品尺寸|7M X 7M X 2.5M
創作時間|2020
地點|豐濱鄉石梯坪風景區,花蓮,台灣
攝影|定影影像 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
關鍵字|羽片、頭飾、工寮、陰陽師、海浪、魚鱗、構築、3D列印、有機曲線、公共藝術
《白羽岸・pahanhannan》是一座結合當代科技與原住民族建築文化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,作品從阿美族傳統家屋附屬設施「Taluan」出發,融合地方漁獵智慧,提供捕魚與潮間帶採集居民短暫休憩、整理漁具及共享空間的實用功能。屋頂設計靈感來自阿美族青年羽毛飾與白布條,結構採模組化設計,運用燒杉木防蟲技術及嵌入懸掛孔洞,以延長使用壽命並滿足多樣需求,呈現文化象徵與功能結合的美學。
作品以「調整呼吸之地」命名,展現傳統智慧與現代技術交融,成為生活化公共藝術的典範。推廣原住民族宇宙觀同時,更藉由文化場域促進居民與訪客的交流與認識,期待讓古老智慧在現代語境中自然流動並持續傳承。


















bottom of page

